2021MPAcc写作备考:论说文常用论证结构类型概括
来源:社科赛斯MPAcc备考网 人浏览 时间:2020-07-01 11:07:35
会计择校蓝皮书之34所自主划线院校
会计择校蓝皮书之华东地区
会计择校蓝皮书之华北地区
会计择校蓝皮书之东北地区
会计择校蓝皮书之“五财一贸”
会计择校蓝皮书之华南地区
会计择校蓝皮书之西北地区
会计择校蓝皮书之北京院校
2026管理类联考备考大礼包限时领取中...
即日起,点击预约可免费领取限量备考资料大礼包!
写作是管综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很多童鞋认为其与传统议论文相似,较为简单,因而写作备考不必早早开始。但是!对管理类联考了如指掌的小编要告诉你,这种想法DUCK不必!你是否真的对写作有全面认识呢?是否了解管综写作的结构与技巧呢?今天社科赛斯MPAcc网小编就为你们整理了“2021MPAcc写作备考:论说文常用论证结构类型概括”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报考2021年MPAcc的你们真正理解和掌握管理类联考写作的得分技巧!
以上就是社科赛斯MPAcc网小编整理的“2021MPAcc写作备考:论说文常用论证结构类型概括”的全部内容,更多写作备考干货请持续关注社科赛斯MPAcc备考网!
结构为王
写好一篇论说文,除了要有正确、鲜明的论点,有典型的论据和恰当的论证方法以外,还必须合理安排它的论证结构。
合理安排论证结果,也就是要对论说文的全文进行总体设计。这个总体设计的前提,是认真分析和研究文章中所要阐述的观点和材料,弄清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这个材料与那个材料之间的联系,然后形成一个合乎逻辑的思路,进而合理安排文章的论证结构。
各位考生在写论说文的过程中常犯的毛病是对观点和材料缺乏必要的分析和研究,只停留在表面的一般认识上,于是只能把一个一个的材料罗列在那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就不可能安排好它的论证结构,文章结构松散,势必缺乏说服力。
论证的结构没有一套固定不变的模式。合理安排论证结构,是为了更好地阐明中心思想,正确地论证观点,用论证的逻辑力量来“征服”读者。这里给各位考生推荐几种常用的结构。
一、并列式结构
1、什么是并列式结构
在论证中,文章的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就是并列式。这是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写作时,根据需要,大体有两种情况:
1.是为了论述方便,说理清楚透彻,把文章的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并列的。
2.是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把几个论据并列起来。
并列关系的顺序安排可以灵活,但是应该考虑并列关系的几个方面的轻重程度及其相互关系。一般的说,应把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面。当然,有时几个并列的方面并没有程度的差别,安排顺序时只要符合一般的思维习惯就可以,不一定有严格的次序。
从形式上说,为了使读者一目了然,几个并列的层次或段落,可以在前面标以“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
2、拟写分论点的要求
拟写论说文分论点示例讲解
论说文分论点常常从“类——是什么” “谁——对象”“因——为什么”“果——会怎样”“价——意义”等五个方面分析。要求: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
(1)扣得住——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以免造成逻辑混乱。不能一个从“类”的角度,一个从“果”的角度。
(2)分得开——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这样能够使作文内容更充实。
(3)排得顺——分论点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例如:过去——现在——未来,人——集体——国家,物——人,自己——他人——社会。
拆分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分论点不宜过多,两三个、三四个即可,他们的内涵要与中心论点有本质的联系,把分论点内容总合起来要能揭示中心论点的基本方面和基本内涵。
(2)分论点应从统一分类标准划分,他们之间在内容上不能重复和交叉。
(3)分论点之间有时是并列关系,有时是递进关系,其排列应符合一定的逻辑顺序,不可随意放置。
(4)分论点最要好以首括句形式放在段首,首句标目,段意明晰;各个分论点的句式如能一致更好,如不能一致,不必强求。
(5)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30字之间。
(6)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中心论点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3、拟写分论点的方法
写好议论文,最重要的是寻找到合适的写作角度来设置好分论点。从哪些角度来设置分论点呢?常见的方法如下:
(1)概念界定法
这里的“概念”指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从而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找出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并从几个不同侧面对“关键词”进行阐释,可采用“‘关键词’是什么”的句式。
如:阅读下列材料,确定好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第二个工人说:“我要赚钱。”第三个工人说:“我想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只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注意:本题和2004年10月真题材料不同)
【中心论点】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
【分论点】
①崇高的理想是奋斗的起点;
②崇高的理想是奋斗的目标;
③崇高的理想是奋斗的动力。
(2)价值与影响分析法
找出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并从几个不同层面分析“关键词”的价值与影响,可采用“‘关键词’能够(会)怎样”的句式。
如:确定以“杂”为话题的议论文的论点和分论点。
【中心论点】我们要追求“杂”。
【分论点】
①追求“杂”能够使人知识全面;
②追求“杂”能够呈现事物的多彩特征;
③追求“杂”能够使人走向“精”、“专”。
(3)原因与理由分析法
找出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并从几个不同层面分析实现“关键词”的原因,可采用“‘关键词’因为什么”的句式。
如:确定以“选择诚信”为题的议论文的论点和分论点。
【中心论点】我们要选择诚信。
【分论点】
①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
②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
③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
④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
参考示例
追求真理要去功利化
追求真理是学者的崇高使命。然而近年来,部分学者功利化倾向愈演愈烈,引发社会思考。于我看来,学者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要去功利化。
去功利化,有利于学者术业专攻,有所成就。在当今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掌握某些知识可以快速获取资源和财富。然而,如果学者们都为了追逐财富而舍弃自己擅长领域,去从事快捷获取财富的领域,那么该领域会火速达到饱合而不再衍生财富,并且学者最初专攻的领域也会荒废。在这种得不偿失的后果下,学者应该去功利化,一心从事自己所长,这样才会获得像袁隆平、屠呦呦那样的成就。
去功利化,有利于学界井然有序,返璞归真。时下,各行各业都需要存在条理化行业规范和稳定的环境,这样才能促进事物稳定发展下去。同样,学界是保障社会进步,关联经济文化社会方方面面的体系,因此良好的学界秩序能够为学者们提供纯粹的求知环境。学者们只有这种环境,才会更好地将个人知识转化为探索钻研的武器,勇敢地追求真知。
去功利化,有利于知识与社会紧密相连,共同发展。众所周知,文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不断更新。然而功利化的存在会使知识的探索偏离方向,停留在表面的肤浅。所以,去除功利化可以降低知识探索中偏离轨道的时间成本,使学者不被眼前的诱惑所吸引,潜心钻研知识,获得更高成就,从而加速社会发展。当学者得知自己的钻研成果会与时代进步接轨时,必然不断攀登知识高峰。
去除功利化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极为重要。社会需要营造无功利化大环境,通过采取措施来激励功利化的摒弃,从而达到追求真理的目的。我们要倡导学者去功利化,唯有这样使学界术业专攻,永登高峰。
二、层进式结构
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这就是层进式的结构。“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毛泽东《反对党八股》)这样的顺序,大致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一般思路。
为了使文章富于说服力,又容易被人接受,我们写议论文时常常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或由抽象到具体,由读者熟悉的到读者不熟悉的顺序展开论述。
三、对照式结构
在论证中,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是用另一种事物(或意思)来烘托某一种事物(或意思),就是对照式。
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因此。写作中往往是对一个方面用墨多些,做为论述的重点,另一方面却起烘托、陪衬的作用。
四、推迭式结构
立论——入据——结承——迭据——归纳
第一步:立论。即在文章开篇首先明确提出论点,给人以论点鲜明的印象。
第二步:入据。即在上面提出论点后,第一次进入用论据阐述。这一步定位的论据最好选用史实,一般应是较古老的历史论据。有时可以是寓言、传说、历史掌故、名人轶闻轶事等。
第三步:结承。即在第二步阐述论据的基础上,进行简要分析,指出其具有的一般意义,进行小结。在此基础上,要随之联系现实生活,对论点加以阐述,承上启下,为下一步论证做准备。
第四步:迭据。即在上文小结承转之后,再一次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论据,进行论证。选用的事例要新,最好是当前媒体中新出现的典型事例。这些论据实际上与第二步中的历史论据形成推进和迭加的关系,故称之为“迭据”。这样,一古一今,一旧一新,选择的论据,角度有变化,为论点提供了扎实有效的证明事例。
第五步:归纳。在前面双重的事实论据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以进一步揭示论点在当代的现实意义,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全文加以总结。
五、六段综合式结构
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论点。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比兴,总之,三句话即直奔主题,切忌故弄玄虚,拖泥带水。
第二段:详例剖析,叙议结合。事实胜于雄辩,一个好的事实论据,往往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但是千万不要忘记议论文的体裁特点,叙事不要过于详尽。 举例时可以采用“三明治”式的结构,即首尾是议论评价性文字,中间是高度概括性的叙述(一般不超过120字)。
第三段:略例排比,形成气势。如果说详例是点的勾勒,那么略例就是面的铺展。点面结合能够形成立体感,略例以三四个为佳,若能形成古今中外的格局,则更有全面的代表性了。
第四段:理论分析,凸现中心。即在上面详例剖析、略例排比的基础上,再从理论切入,从而更加突出中心。
第五段:辨证分析,立论周全。任何理论都不过是一种假设,绝对的结论容易产生偏颇,因而一段辨证的分析能使立论更为严密周全。
第六段:联系实际,升华主题。这一段是为了突出文章的现实针对性,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从而使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
参考示例
发展需要有长远的眼光
不同于西山和尚每天挑水喝,东山和尚目光长远,利用空闲时间挖了一口井,这也使其以后不用再日日挑水,两个和尚的对比其实也能给我们一些启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目光长远能促使我们更好的发展。
说到远见,总会让我想起诺基亚从曾经的市场老大到今天销声匿迹的没落。为什么诺基亚没有看清触摸屏,没有把握住手机操作系统,没有明白如何收集以及售卖应用?原因不在于资金的不足或是技术的局限,而是在于诺基亚有些被市场宠坏了,致使其失去了忧患意识没有远见卓识。诺基亚没有意识到,未来市场在变,商业模式在变,所以出于长远考虑策略的出发点也要变。诺基亚的没落也在给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敲响警钟,人无远虑,近忧来之,稳定的发展需要长远的眼光。
无论是从高考失败成功逆袭为上市公司总裁的俞敏洪,还是从乡村教师一步步走到今天创立了阿里帝国的马云,他们的发展都离不开他们的长远眼光,能够着眼于未来,永远领先时代和行业的发展。当然,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俞敏洪、马云,但是他们的经历却无疑在启发和激励着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应当目光长远。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类似这样的话相信大多数人都曾无数次的听到过,我们也都深知远见的重要性,可落实到行动上,却发现现实往往不那么尽如人意,很多人依然着眼于当下,在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火拼。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其无法舍弃现有的利益,认为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所以不敢贸然尝试,担心着眼于未来会损害其当下的资产。然而事实真的如此么?其实不然,表面上来看,立足未来好像的确没有抓住当下来的实在,但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立足于未来才能够更好的抓住机遇,领先行业和竞争对手取得先机,进而引领行业发展,收获更大的利益。
当然,目光长远并不是指要漫步目的、不切实际的空想,而是建立在对行业、市场以及资源等的理性分析下,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划,使得企业能够跟上社会的脚步,适应未来的发展。
所以,你是想像西山和尚一样日日挑水,还是想像东山和尚那样免去挑水之苦呢?我想答案显而易见,那就从此刻开始付诸行动,目光长远,立足未来,以谋求更好的发展吧。
以上就是社科赛斯MPAcc网小编整理的“2021MPAcc写作备考:论说文常用论证结构类型概括”的全部内容,更多写作备考干货请持续关注社科赛斯MPAcc备考网!
MPAcc择校评估
说明:您只需填写姓名和电话即可免费预约!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您回复。小编推荐

在线题库
院校招生简章
- 12025MPAcc招生简章:南昌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22025MPAcc专业目录:厦门国家会计学院2025年MPAcc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 32025MPAcc专业目录:福州大学2025年MPAcc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 42025MPAcc专业目录:华侨大学2025年MPAcc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 52025MPAcc专业目录:厦门理工学院2025年MPAcc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 62025MPAcc专业目录:福建农林大学2025年MPAcc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 72025MPAcc专业目录:厦门大学2025年MPAcc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 82025MPAcc招生简章:厦门国家会计学院2025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